近期,随着“双十一”促销临近,国内多家知名白酒企业相继在官方渠道发布《告知书》,点名线上非授权店铺,警示消费者防范假酒风险,并呼吁通过正规渠道购买。仅在短短十天内,水井坊、贵州茅台、习酒、五粮液、国台酒业五家头部酒企先后发布渠道提示,形成了罕见的行业“围剿”潮。
从10月14日贵州茅台公布线上线下渠道名单开始,随后10月17日习酒公开200余家电商官方渠道并声明对违规产品不提供检验和售后服务。紧接着,10月19日五粮液发布致消费者告知书,首次点名46家非授权店铺,涉及抖音、京东、淘宝等平台,指出这些店铺的商品可能存在真伪难辨、质量隐患等问题。10月20日国台酒业同步公布线上线下授权全名单,提醒消费者规避非正规渠道带来的风险。10月23日水井坊在官网发布《致水井坊消费者告知书》,列出123家官方授权线上渠道,并再次点名未经授权的店铺。
这些告知书的核心诉求在于遏制电商平台低价甩货导致的价格下行。业内人士指出,电商平台的百亿补贴和消费券让部分白酒产品价格被击穿底价,甚至低于官方指导价数百元,严重侵蚀品牌溢价空间。五粮液在告知书中披露,非授权渠道的假酒比例高达16.65%,对品牌形象和消费者权益构成直接威胁。习酒则强调,对开瓶酒、光瓶酒等违规产品将拒绝检验和售后服务,以此遏制低价渠道的扩散。
面对渠道乱象,酒企并非单纯封杀电商,而是通过公布白名单的方式,引导平台和消费者回归正规渠道。多位行业分析师认为,这一举措有助于维护品牌价值、稳定价格体系,并为后续的渠道整合提供数据支撑。与此同时,酒企也在加快直销模式的布局,五粮液上半年直销收入同比增长8.6%,毛利率提升,显示出对线上直销渠道的重视。
消费者层面,告知书提醒购买者保存发票、留存交易凭证,以便在发现假酒时维权。若在非授权店铺购买,往往难以获得官方售后支持,且假酒风险难以核实。专家建议,消费者在电商平台选购白酒时,应优先查看平台是否标注官方授权标识,并核对商品详情页的品牌官方链接。
监管部门对电商平台的价格监管力度也在逐步加强。近年来,针对酒类商品的价格违规行为,市场监管总局已多次发布专项整治通知,要求平台对低价甩货进行监控并对违规店铺进行下架处理。此次酒企联手发布告知书,实际上为监管部门提供了线索,进一步推动了行业自律与监管合力。
从行业趋势来看,白酒企业正面临传统经销模式与线上直销模式的双重挑战。电商低价冲击导致经销商利润空间被压缩,酒企不得不通过渠道整合、品牌保护等手段来维持利润率。未来,随着“双十一”促销的结束,酒企可能继续深化线上渠道的官方授权体系,并探索与平台合作的专属品牌店,以实现线上线下的协同发展。
总体而言,五大酒企在短时间内连环发声,既是对电商低价乱象的直接回应,也是对品牌价值和消费者权益的双重保护。随着监管力度的提升和行业自律的加强,白酒市场有望在保持品牌溢价的同时,实现更健康的线上渠道布局。
( 作者: | 责任编辑:歌者 )
关于我们 合作推广 联系邮箱:hezuo#cridao.cn 投稿:tougao#cridao.cn 不良信息举报:743409682#qq.com(将#换成@即可)
Copyright © 2016-2025 cridao.cn. All Rights Reserved 东方视野网 版权所有
京ICP备05004402号-15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9995号